还在2007年的时候,登上年度销量冠军榜的一汽-大众曾提出一个“百万工程”规划,即“用5年的时间把一汽大众由66万辆的产能规模提高到100万辆”,在这一规划中,一汽-大众实现年产销百万辆目标的时间节点为2012年。
事实是在过去五年中,产量年均增幅29%、销量年均增幅24%的一汽-大众,在2011年就提前实现了产销百万辆的规划,2012年更是突破了130万辆,同比增长率超过30%。在整体车市进入微增长时期以后,这样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。
然而,“要用几年的时间实现做大向做强的转变”的一汽-大众,显然并未满足于此,其董事总经理安铁成日前在接受媒体卖访时,正式阐述了一汽-大众未来几年要实行的“强芯”战略,除了产销规模要保持第一集团地位之外,安铁成还提出一汽-大众要成为“中国最优秀的汽车合资企业”和“员工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公司”两大愿景。
与此同时,安铁成表示,一汽-大众要通过产销规模的扩张,形成包括生产、销售、研发、人才和企业文化等体系能力。据相关媒体报道,2013年一汽-大众的产销量预计达到150万辆。
这无疑是个大手笔,而要实现这150万辆的产销量,基于强大体系能力之上的产能和产品布局,将成为最为关键的两大因素。在这方面,一汽-大众显然做足了准备。
先说产能,正所谓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,尽管一汽-大众拥有强大的销售体系,但在之前产能不足的问题一直制约着它的发展速度,而一汽-大众近年来也为破此困局大举扩张产能。
据介绍,随着一汽-大众成都基地的全面建成,以及业已完成了工厂基础设施建设的佛山基地进入产品启动阶段,一汽-大众正式形成了长春、成都和佛山的产能基地“铁三角”格局,并且每个基地周边均形成了完善供应链体系。
关于一汽-大众目前的产能,安铁成介绍说,长春基地将形成90万辆产能,主要生产大众B级车及奥迪B级、C级和Q3、Q5;成都基地形成54万辆产能,主要生产A级车速腾和捷达;佛山基地一期形成36万辆产能,生产一款大众产品和两款奥迪产品,二期将再建设36万辆产能。这意味着,一汽-大众目前已经形成180万辆产能,下一步更将突破200万辆。
这也就是说,在产能上一汽-大众保证150万辆目标已经绰绰有余,销量上能否保证达成这一目标,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旗下产品的市场表现了。而在这方面,正如安铁成所说的,“一汽-大众正在追求成为‘高品质汽车代名词’。希望说到一汽-大众,人们就应该联想到最好的品牌,最好的服务和高品质的汽车产品。”有了这种保证,可以肯定的是其产品仍将持续热销,而从大众和奥迪两大品牌全线产品一直以来市场表现来看,150万辆的年销量也有着切实的保障。
从奥迪品牌来看,虽然去年12月的销量还没有公布,但前11个月就贡献了367978辆的份额,月均销量高达33400余辆。按此推算,今年奥迪品牌完成40万辆不成问题。更何况,在产能问题得到解决之后,奥迪进攻市场的力度势必会加大,突破40万、冲击50万也有着无限可能。
而从大众品牌车型布局来看,一汽-大众基本形成了体系化的产品建制,而这也为其销量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A级车市场的捷达、宝来、高尔夫、速腾,实现了从入门级到高端车型各个细分市场的全覆盖。而且,在速腾、宝来完成了新款车型的更新后,今年全新捷达也将很快上市,一汽-大众的A级产品线的更新换代基本完成。市场表现方面,新速腾月销破两万已是持续数月的事实,已经上市的新宝来和即将上市的捷达作为“车坛常青树”,也都具备冲破月销两万辆的实力,而一直月均销量超万辆的高尔夫在产能释放后,也会出现一个较高的增长。就此来看,即使保守地估算,捷达、宝来、速腾分别贡献25万辆的年销量,是很有把握的,高尔夫完成18万的年销量也没什么困难。至于GTI虽非走量车型,也仍可对整体销量起到补益作用。按此推算,一汽-大众在A级车领域就能顺利拿到超过90万辆的销量。
在B级车市场,迈腾的领导者地位已经确立,强大的产品力获得了消费市场的广泛认可,去年以来始终保持稳定上扬的销售趋势,月均销售已经超过15000辆。在此基础上,随着迈腾口碑进一步传播对消费者产生的号召力,2013年有望继续上冲达到20万辆的份额。而CC品牌在一汽-大众的产能瓶颈得以突破后,也会由去年月均3000辆的销量出现较大上扬,全年达成5万辆甚至更多销量的可能性也很大。由此,一汽-大众的B级车今年也可轻松博取25万的销量。
通过以上的预测,大众品牌就已经突破了110万辆,再加上奥迪品牌至少40万辆的份额,一汽-大众合计销量突破150万辆,可称是唾手可得。也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产能和产品保证,安铁成才会在去年12月中旬的全新宝来上市前媒体沟通会上,不无自信地表示“一汽-大众有能力也有机会在明年完成150万辆的销售目标”,而这也是目前合资车企所公布的2013年最高的销量目标预期数字。看来,志在必得的一汽-大众今年仍然锁定了冠军的位置。
评论